中風的疾病語言  回疾病語言首頁   資料整理:古証元 (更多詳細疾病內容>>>) 健康心知識連結


【對人生無力造成心血管無力】 ~~《用心醫病》許添盛醫師

中風是中國人相當常見的疾病,最大特色是大多不會立即導致死亡,而是產生大大小小程度不一的肢體癱瘓,由最輕微的行動不便到嚴重的半身不遂,也有些只是大腦短暫性缺血,形成小的血栓,溶解之後就恢復正常了。較嚴重的栓塞性中風,全身各處的血栓,比如由於心律不整或瓣膜性疾病,由心臟形成血栓,或在頸動脈的分叉處形成的粥狀動脈硬化;這些血栓跑到腦部而造成中風。

還有一類出性中風(俗稱腦溢血),指的是通往腦的某區域血管破裂,與高血壓的控制不良及糖尿病的血管病變有關。但不論是栓塞性或出血性中風,都會導致血管供應的腦區域產生缺血性反應,引起腦細胞壞死。當然,人體還有所謂的側支循環可來支援,指的是除了供應血流的主要幹道之外,尚有一些替代的血管道路,但究竟無法全然取。                                                                                                          

因此,腦部缺血的部位及其區域大小,是決定中風嚴不嚴重的關鍵,比如延腦(生命中樞)如果缺血,可能導致患者立即的生命危險;而其他區域,像是視覺區或動作區缺血,也會產生相對應的功能缺損,形成一般常見的畫面:肢體無力、半身偏癱吸口歪眼斜

等。但對國人來講,糟的可能不只是身體的某一部分不再聽他的號令,而是自尊心的受損。有些原本可能自信滿滿、叱吒風雲的人,往往會被病魔腐蝕自尊和自信。殊不知中風之後,漫長的復健道路才正要開始呢!只是,許多病人並不那樣熱中復健,由於心理上的憂鬱,加上覺得沒有獲得應有重視的無力感,常讓病人陷入自暴自棄的心情。                                

當然,主流醫學始終覺得中風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及動脈硬化都脫不了干係,但以筆者從事個人身心靈整體研究的過程中,卻發現最大的影響因子原來還是病患背後的心理力量。

一個相當執著,凡事力求完美和控制欲相當強的人,如果在人生領域當中不再是自己的主人 ,意即面對命運產生很大的無奈,再也無法指揮週遭的人事物符合他對人生的畫面與期待時,他的潛意識終將將升起對人生的無力感。當這無力感開始累積,而他又無法放下時,就是中風的前期。這個人缺乏彈性、硬化的血管,正象徵著他思考的缺乏彈性;他人生當中極度無力的區域,也正與腦部即將發生的缺血災難區域相對應。所以,這個人後來在肢體上出現的無力,其實早就存在於心靈當中,只是他從來沒有被引導去面對,因此,在治療這類患者時,我會引導對方進入「重生」心態,去感受生命中的每個領域的樂趣,而非一味只想掌控自己或周圍的人。


【為腦細胞開發新潛能】

此外,我還要提一個新時代思想裡相當重要的觀念。傳統的神經學理論中,認為腦部每個區域的神經細胞都有它專司而不可取代的職責,當某種細胞死亡殆盡,負責的大部分功能即同時消失。但新時代身心靈的腦神經生理學卻抱持不一樣的觀念,認為任何一個腦神經細胞都有能力去兼具其他腦神經細胞的功能,意即如果你控制右手動作的腦細胞因缺血而壞死,那麼壞死細胞旁邊本來不具備控制右手動作的神經細胞也將出現此一功能,令本來缺損的功能大大恢復。這個理論尚未被目前的神經學及社會大眾所瞭解,很多神奇復原的例子也都未能披露,少有人知。

但是,當越來越多的人瞭解新時代腦細胞生理學後,便能見到越來越多神奇的復原病例,而人類腦細永的潛能也將得到更進一步的開發。若是運用在中風病人的復健上,相信會產生相當令人振奮且不可思議的復健成果。

當然,回歸到身心靈整體復原的觀點,我們首先要幫助病人的是:和他們一起面對生活中的無力感,重拾對生命的信心和希望。



發現有中風怎麼辦?

醫學只是治標不治本,建議有中風的你,可以透過身心靈的療癒著手,探索為何會得此疾病,找到疾病背後的目的。

可先找許添盛醫師,之後再找心理師或免費心園丁服務,透過與人陪談,更了解自己為何會創造這樣的疾病。

 賽斯身心靈診所

地址:新店區中央七街26號2樓(捷運小碧潭站)

電話:(02)2218-0875(門診請先電話預約)

網址:http://www.sethclinic.com/

門診時間:

星期一 0830-1200(許添盛醫師)1330-1700(許添盛醫師)

星期二 0900-1200(湛敏伶醫師)1330-1700(許添盛醫師)1800-2100(許添盛醫師)


賽斯心理治療所

地址:新店區中央五街51號

電話:(02)2218-0975


免費心園丁服務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6AZxn_1Bpc


【想看其他疾病語言可按下方連結:】

【肉體的慢性病痛】點下疾病名稱,即可連結該網頁

高血壓  中風  心臟病(心肌梗塞)  肝病  腎臟病  消化性潰瘍 腸燥症 

糖尿病  痛風  暈眩症  頭痛  癲癇  香港腳  肩膀痠痛、下背痛、脊椎病變


【過敏與免疫系統疾病】點下疾病名稱,即可連結該網頁

感冒  小兒氣喘  咳嗽  過敏性鼻炎  類風濕關節炎  甲狀腺亢進  紅斑性狼瘡  淋巴瘤


【精神、情緒與心智障礙】點下疾病名稱,即可連結該網頁

強迫症  思覺失調症(舊名精神分裂症)  恐慌症  失眠  焦慮症  憂鬱症  躁鬱症  失智症  唐氏症 


【性別與性的問題】點下疾病名稱,即可連結該網頁

經痛、經前症候群  陰道感染  子宮頸癌  乳癌  卵巢癌  更年期症候群  陽萎  攝護腺肥大  愛滋病


【其他類】點下疾病名稱,即可連結該網頁

意外事故  視力、聽力不良、牙痛、肺病、退化性關節炎、皮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証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