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疾病語言  回疾病語言首頁   資料整理:古証元 (更多詳細疾病內容>>>) 健康心知識連結


癲癇的疾病語言:~~《不藥而癒》王怡仁醫師

生活中有很多讓我不滿的事,我很想說,但說出來後可能會被指責、攻擊或訕笑。古人有言「吉人之詞寡」,俗話也說「囝仔人有耳沒嘴」,因此話到嘴邊,還是吞回去比較安全。可是,我那不滿的心思雖然沒說出來,卻依然在腦袋裡繞來繞去,而癲癇發作,就是大腦藉著放電在釋放我積累在腦內的能量。

身心靈對治之道: ~~《不藥而癒》王怡仁醫師

每個人都有表達的自由,試著去接受別人的想法,就像你希望別人接受你一樣。若是你能相信人與人之間的善意,就能順利地將想法說出來。


【解放溫室中的花朵】~~《用心醫病》許添盛醫師

癲癇即民間所謂的羊癲瘋。簡而言之,癲癇是腦細胞的不正常放電,但造成這種病的原因相當多,可能是(1)腦部外傷的後遺症。(2)動靜脈畸形。(3)動脈血管瘤。另一些案例是腦部奇奇怪怪的異常及感染病變等。

不過癲癇作時的現象都是腦細胞的不正常放電。對大多人而言,可能是源自兒童時期、學齡前或青春期。有些是與先生異常或產褥期異常有關,另一些人卻找不到原因。在檢驗方面,由完整的腦電波測量(EEG)、腦部電腦斷層(CT Scan)、或核磁共振(MRI)都無法找到原因。

經過實際臨床治療和心理諮商結果,我對某一類的癲癇病人,得到相當革命性和啟發性的看法:患有癲癇的兒童往往成長在過度保護的家庭,父母(或祖父母)用完善保護的方式來養育他,使他成了「溫室中的花朵」。這些父母有個共同的堅定信念:世界是不安全的,週遭都充滿了危險,由此親子雙方在潛意識達成了某種共識及合作,形成某種共生或共依存的關係。在這類型的親子之間,只好容許「好」的情感連結,小孩只會取悅父母,正常的叛逆和憤怒情緒全受到壓抑而無法宣洩,造成兒童正常的個體化過程也受到壓抑。

毫無例外,癲癇症的病人害怕「釋放自己的力量」或「表達內心真實的感受」會傷害到周遭的人,內在能量不斷累積的結果便是一次次的癲癇發作。

我曾有個病患,一直長到七個月大時才被蚊子叮了一口,便招致父母受到奶奶嚴厲的責備,所以直到國二還不被允許獨自過馬路買早餐,更不用說上、下學都是父母接送了。因此,他的整個人格無法與實際生理年齡一致成長,即便在學校受人欺負,也只會將憤怒壓在心中,因為成長環境令他學會:表達憤怒是「壞」的、不安全的,可能會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他從未學會如何有效的表達自己正常的憤怒和攻擊性。



【放手讓孩子自主成長】~~《用心醫病》許添盛醫師

當孩子的人格不能跟上腦部成長的腳步時,當然就無法因應身體體能的增加伴隨而生的能量。於是在大腦發育時,這些能量便積留在腦細胞當中,只要腦細胞將屯積的能量一瞬間大量釋放時,他便會失去意識、手腳抽搐,持續數分鐘後才能恢復清醒。這是腦部我保護的機制,否則細胞將受到更大的損傷。

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我採「雙管齊下」的方式:首先,教導人格去認識內在的攻擊性情緒,引導他表達真正的感受。因為他先前無法感覺憤怒情緒,無法去面對、接納,並有效的去宣洩攻擊性情緒。其次,我著手作「家族治療」。因為,當父母看到可怕的發作過程時,只會令他們更恐懼,更不放心把孩子交給世界,而想盡法子將他綁在身邊。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是孩子無法日漸成熟,永遠只能做父母身邊的乖小孩。我曾有位個案,病人已經上高一,但是和父母的相處的表現,卻還像是個小六的兒童。

若是癲癇的病史長達十年以上,有時會導致病人社交能力甚至智商的退化,還可能轉成精神症狀和攻擊行為。所以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我會與整個家族合作,希望能幫助孩子學習獨立自主,不再剝奪他的能力,促成他在心智方面追上真實年齡的發展。這種方法最後常能收到神奇的效果,大大減少病人發作頻率。


發現有癲癇怎麼辦?

醫學只是治標不治本,建議有癲癇的你,可以透過身心靈的療癒著手,探索為何會得此疾病,找到疾病背後的目的。

可先找許添盛醫師,之後再找心理師或免費心園丁服務,透過與人陪談,更了解自己為何會創造這樣的疾病。

 賽斯身心靈診所

地址:新店區中央七街26號2樓(捷運小碧潭站)

電話:(02)2218-0875(門診請先電話預約)

網址:http://www.sethclinic.com/

門診時間:

星期一 0830-1200(許添盛醫師)1330-1700(許添盛醫師)

星期二 0900-1200(湛敏伶醫師)1330-1700(許添盛醫師)1800-2100(許添盛醫師)


賽斯心理治療所

地址:新店區中央五街51號

電話:(02)2218-0975


免費心園丁服務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6AZxn_1Bpc


 

【想看其他疾病語言可按下方連結:】

【肉體的慢性病痛】點下疾病名稱,即可連結該網頁

高血壓  中風  心臟病(心肌梗塞)  肝病  腎臟病  消化性潰瘍 腸燥症 

糖尿病  痛風  暈眩症  頭痛  癲癇  香港腳  肩膀痠痛、下背痛、脊椎病變


【過敏與免疫系統疾病】點下疾病名稱,即可連結該網頁

感冒  小兒氣喘  咳嗽  過敏性鼻炎  類風濕關節炎  甲狀腺亢進  紅斑性狼瘡  淋巴瘤


【精神、情緒與心智障礙】點下疾病名稱,即可連結該網頁

強迫症  思覺失調症(舊名精神分裂症)  恐慌症  失眠  焦慮症  憂鬱症  躁鬱症  失智症  唐氏症 


【性別與性的問題】點下疾病名稱,即可連結該網頁

經痛、經前症候群  陰道感染  子宮頸癌  乳癌  卵巢癌  更年期症候群  陽萎  攝護腺肥大  愛滋病


【其他類】點下疾病名稱,即可連結該網頁

意外事故  視力、聽力不良、牙痛、肺病、退化性關節炎、皮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証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