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1 台中(沙鹿)講座  主講:許添盛醫師 筆記整理:古証元

主題:牽囝仔ㄟ手陪伴囝仔ㄟ心-談新時代親子教育觀


上課重點:

01有一個憂鬱症的個案來看我,各位知道【憂鬱的症狀】:可能睡不著、可能早醒、可能睡眠很淺、整個晚上多夢、一早醒來很累,憂鬱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症狀,開始還很多的事情不感興趣、不想出門、不想接電話、不想見人,本來喜歡打高爾夫球的,開始不想打球,本來喜歡到野外踏青的,現在也不想出門,開始對各種事情失去興趣。而當這個個案展現這樣的症狀的時候,當然還伴隨著負面思考

02不知道為什麼這個世界很流行每件事情都要想到最壞的,好像如果沒有想到最壞的,好像趕不上流行一樣,大家都很習慣都把事情想成最壞的,想到最壞的,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你開始會鑽牛角尖,你開始會沉浸在負面思考,到最後很多東西都沒有意義,吃東西也沒有意義,做任何事都沒有意義,甚至覺得存在也沒有意義

03存在沒有意義通常來自一個感覺:「我覺得自己不被愛」,為什麼覺得自己不被愛,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夠好跟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跟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跟因為我比不上別人、因為我不夠好,所以我當然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04當你覺得你不值得被愛,就算有人愛你愛到死去活來,你還是覺得自己不值得。我們就來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從小到大,我們把小孩帶大,我們牽囝仔ㄟ手或我們陪伴孩子的心,大部分我們牽著孩子的手是對的,但是我們不一定陪談孩子的心。

05大部分的成年人,你的父母有陪伴你的感受嗎?大部分都沒有。

06大部分的父母親有牽孩子的手,但父母親不一定有陪伴孩子的心,很奇怪的是父母親都覺得自己很愛孩子,可是為什麼孩子長大之後,常覺得自己不被愛或不值得被愛、更多時候覺得自己是孤單的、寂寞的、沒有得到陪伴的。

07在我們華人或東方人的習慣,我們從小到大被牽手的次數不夠多,但是父母可以牽孩子的手其實是很多機會,例如、過馬路的時候、拉著你上學的時候、拉著你離開網路遊戲的時候、拉著你回家的時候、還有牽著你的手進教室的時候,所以我們親子關係裡面,我們從小對孩子擁抱是不夠的

08不管是老師或家長,如何讓孩子覺得他是被愛的,從心理層面來講,你如何增加對孩子的稱讚及鼓勵,再來你如何讓小朋友感覺你喜歡他,任何一個小朋友,從小最健康的心理過程是什麼?我是被喜歡的。

09一個最成功老師、教育者的指標是什麼?讓全班的小朋友都知道老師好喜歡你喔。

10一個最成功父母的指標是什麼?讓你的小孩都知道父母好喜歡你喔。

11當你從小被建立一個核心信念是你是被喜歡的,就表示這樣的互動關係,已經在幫助這個孩子建立一個核心的價值觀。

12為什麼你是被喜歡的,因為你很棒啊! 因為你值得被喜歡啊! 當你值得被肯定的,你就會建立一個【我是有價值】的信念。

13讓一個小小孩開始建立他是被喜歡的,第一個從牽他的手開始,從擁抱,從身體的接觸,這裡的接觸是不該碰的不要碰,那是另外的領域,如何教孩子保護自己(性騷擾的防制),如何透過擁抱讓孩子建立「我是被喜歡的」。

14很多被許醫師治療的成年人,甚至聽到個案說:許醫師我爸爸從來沒有抱過我。你長大之後再也沒有被父母擁抱過了。

15現代的人越來越防衛、越來越疏離。

16很多長大後對自己沒有自信的人,因為你從小被擁抱的不夠,父母與家長如何表現出對孩子的一種身體上的擁抱、牽手。

17孩子在發燒的時候,輕輕的撫摸他的背,可以退燒。

18人的皮膚是身上最大的器官,也是最大的免疫系統。

19老人家最需要的也是牽手,如果長照中心的老年人可以每天被牽手半個小時,老人家也許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冬天有暖氣、夏天有冷氣,但很少人會願意碰觸老人家的身體,一個老人家很難被靠近。

20我們給予孩子擁抱與鼓勵,其實是由外而內讓你的孩子覺得他是被接納的,他是被喜歡的。

21【常常我們覺得自己是表現好才會被喜歡】、功課好才會被喜歡、照顧好弟弟妹妹才會被喜歡、考上好的大學才會被喜歡、有一份好的工作賺錢才會被喜歡、乖乖的不要反抗才會被喜歡,常常我們從小到大我們不認為自己是被愛的、被喜歡的,是因為我表現好才會被喜歡。

22好像從小到大的觀念是彷彿我要表現好、我要優秀我才會被愛,於是我們常常有個問號【?】,萬一哪一天我表現不好怎麼辦?萬一哪一天我不能賺錢了呢?萬一哪一天我不符合你的期望呢?你還愛不愛我。

23常常父母最辛苦的不是含辛茹苦把你養大,而是願意讓孩子飛離開你身邊,這才是最偉大的地方。

24身為父母親最偉大的不是你有多辛苦,而是當孩子大了你可以放飛,那才是父母最偉大的地方。

25過去母親節都會強調母親有多辛苦、多偉大、多犧牲,某部分不否認;而在現代的母親節我們要問另外一個問題,媽媽要問一下自己?①你有愛自己嗎?②你有為自己而活嗎?③你自已快不快樂。

26一個過得不快樂的母親,不管你有多付、多盡責、多犧牲,許醫師最多打59分。

27【你是怎麼樣形象的媽媽,未來的孩子也會走向跟你一樣的形象】,一個沒有學會愛自己的媽媽,她沒有讓自己快樂,最後過度付出、過度犧牲、一個不快樂的媽媽會是家庭的災難。這個媽媽變成氣象台,全家都要看這個媽媽的臉色。

28新時代的媽媽,要開始為自己而活,追求自己喜歡的目標,自己過得快不快樂。.

29現在的孩子是老靈魂,不是只是給他吃跟住就可以解決了。現代的父母親真的不好做,孩子很快就有想法,很快就有情緒,甚至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講從媽媽的肚子裡面就有情緒了。

30現在的胎兒就有情緒問題了。

31什麼是『心靈』,怎麼去界定,是感受、思想、靈魂、人本、宗教嗎?可是心靈的問題又這麼迫切,很多教育問題都是出在心靈部分。

32你有辦法生孩子的【身】,但沒有辦法生孩子的【心】。

33全世界最偉大的奇蹟是,就是完全不了解彼此的人,盡然變成家人,可是還有這麼多的情感跟愛。

34【復仇者聯盟4】鋼鐵人回到年輕的時候,媽媽懷孕不久,因為鋼鐵人從小到大覺得爸爸不愛他,當他回到過去時,聽到爸爸說:我的太太懷孕不久,我突然有一種感覺,好像我可以把全世界的東西都可以給我的孩子,好像我愛我的孩子勝過於全世界,鋼鐵人那時候快哭出來了,他一直認為爸爸不愛他。

35家庭裡面、學校裡面很多愛,而問題出在我們覺得我們沒有被瞭解,你愛我但沒有瞭解我,你在愛什麼?這就是矛盾之所在。

36當你的孩子不讓你牽他的手,代表是青春期來了。

37孩子與父母最親的時候是孩子青春期前跟父母年老後,對孩子而言父母年紀越大孩子越好相處。

38過去當孩子小的時候,你是他的父母,你是他的老師,你通常用的是教導的、責任的、由上對下的、聽大人講的小孩子閉嘴的心態;而現在你要開始學會聽孩子的話,而大人閉嘴,陪伴孩子的心時你要閉嘴。

39父母親最大的問題:當孩子慢慢長大的時候,孩子開始有『自由意志』開始有自己的想法,,開始跟父母的距離變遠了,問題在於父母還是期待孩子聽你的話,接受你的想法。父母總覺得自己是對的,但目前資訊這麼發達,孩子可以透過網路找尋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自由意志』解釋:自由意志(英語:Free will)是能在各種可能的方案中進行選擇和決定行動的能力。(出處維基百科)

40自我是來自於心靈。意識心來自於潛意識。潛意識來自於無意識或內我意識。

41當家庭概念沒有心靈的概念,結果很簡單,孩子跟父母越來越遙遠,你還試圖用你的想法灌輸他,你還試圖孩子符合你的期望,你還試圖孩子聽你的。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還需要聽父母的嗎?不可能,而且還越來越不可能。

42什麼叫陪伴孩子的心?當孩子慢慢有想法、觀點、感受的時候,父母親要開始往後退,變成父母要學會閉嘴 。過去你告訴孩子的事,全部讓孩子當成參考,甚至你連說都不用說,孩子就已經知道你要說什麼了。那時候就不是停留在自我層面了,這時候的父母親要回到心靈的時候,心靈是自我的來源

,心靈會把我們的我執與框架破解掉,心靈會給我們很多的愛、智慧、慈悲、創造力、喜悅與神通。(神通就是所謂的第六感)。

43當我們不斷被自我意識框架,你有自我,你的孩子也有自我,這二個自我就會碰撞,碰撞就會開始疏離,等到你年紀大的時候,孩子才會又回到你的身邊,你們卻彼此沒有真正的瞭解。

44我們的親子關係很大的問題是很缺乏『瞭解』。

45我們看電影看到國外的父母親很容易把小孩當朋友,甚至兒子直接叫爸爸名字,而東方會落入角色,當你落入角色你不能做自己,你只能做角色,而且你被用角色來要,對你沒興趣而對你扮演好的角色有興趣,你是誰不重要你把你的角色扮演好比較重要。

46老闆對你是誰不重要,而老闆對於你這個角色,有沒有準時上班,有沒有把工作完成比較重要。

47大部分的父母是喜歡小孩的角色,而對小孩想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但又愛小孩,這有點怪怪的。

48心靈就是不是要你符合什麼角色,更感興趣的是你的誰。

49很多夫妻為什麼會出問題,因為你只是要一個聽你話的太太,把家庭顧好、孩子管好、三餐做好,讓你無後顧之憂,你只是要一個機器人,你根本不了解對方在想什麼,也不知道對方是誰,你只是要對方把角色扮演好,誰扮這個角色都可以。

50我是誰,我存在的本質是什麼?賽斯在《心靈的本質》講過一句話:「愛要求【探索】」,你們是在把孩子養大,還是在探索孩子的內心,教育是把德智體群美教給孩子還是在探索孩子的心靈。

51親子關係,是父母賺錢給孩子,而孩子要符合父母的期望,還是愛要求了解、愛要求探索、愛要求更深的認識、愛要求接納。

52『婚姻』與『親子關係』都是是【共同經營】的過程,而非只是角色關係。

53我們的愛當中了解不夠、溝通不夠、接納不夠、探索不夠、深度不夠、心靈不夠,後來變得明明家裡這麼多愛但關係疏離,明明老師跟學生有這麼多關心情感的流動,但越來越不信任,教育越來越難教。

54自我意識關心的是表象、生存、面子、外在的事物,但沒有辦法進入感覺、進去心。

55心理治療師、陪談者首先要學會的是【不批判】當你告訴我什麼事,我絕對是先閉嘴,不但不批判,而且要忍住忍住再忍住【不要給意見】。但我們父母親沒有做到,而開頭就說你怎麼這樣,先批判再給意見。而孩子真正很想聽意見嗎?

56心理治療中當個案被治療師傾聽,心理被貼近,心事被了解,不被批判,打從內心去看到你這個人,不管有什麼想法都肯去傾聽、了解、接納,甚至幫你釐清自己。

57教育很多時候都是用給,早期教育是填鴨式教育。而沒有把心靈的部分帶進教育。

58目前的心理學沒有『心靈』的概念。

59探索內在的心靈與感受,愛包含探索與了解,真正的教育幫助孩子了解自己是誰、幫助了解自己的天賦才能、幫助了解自己靈魂的本質,教育是一個啟發的過程,教育是一個探索、了解、傾聽、陪伴的過程,而最後不是你在教育孩子,甚至是孩子在教你。

60很多孩子的問題,其實問題都出孩原生家庭的婚姻、父母親的性格,當媽媽的焦慮感降低,孩子的過動問題就減少了,爸媽的性格改變了,孩子的妥瑞氏症就好了,不用吃藥,這就是心靈的奧妙。

61陪伴孩子的心,從自己學習認識開始,從牽孩子的手開始,探索孩子的感受開始,從學習心靈開始,這是全新的觀念,這個觀念會解決親子與教育的問題,未來的教育不是只是技能,而是心靈的靠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古証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