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8心靈的本質 許添盛醫師 在新店分處 筆記整理:古証元

(Ⅰ)內文

(p299)在思想與肉體之間的相互取予,大半在夢境發生,那兒發生不斷的資料轉譯。你的思想與身體細胞彼此互相反映。

       我將建議一連串的練習。它們應被視為創造性、充滿活力的遊戲。這些遊戲能把你的注意力轉移到你經驗中通常不注意的那些面,而使你熟悉自己的心靈,或自己更廣大的經驗。

       不過,如果你帶著太認真的態度或意圖將做這些練習,將不能產生本該有的效果。它們應被視為創造性的遊戲---雖然它們本質上是精神性的,而且實際上包括了兒童十分即興地去嘗試的心智努力。因此它們不應該被視為玄秘的成就,卻代表試圖再次發現真正透明的欣喜,那是當你在操縱自己的意識時---當你像孩子跳繩般地把它圈起又鬆開時---所曾感受過的。

(p300)夢境是所有實質事件的來源,在於它提供了那偉大的創造性架構,而你再從中選擇每日的現實。

         兒童很快地從父母那裡學得,經驗必須以某種傳統模式來結構。可是,在想像遊戲的時間裡,兒童應用夢件,或在夢中感知的事件,同時明白地領會到這些在「真的」世界不被認為是確實的。

       實質的遊戲是愉快的,並且伴有高度的想像活動。肌肉與心智兩者都被鍛鍊了。同類的活動發生在兒童的夢境,小孩在實質地接觸到事件之前,能夠事先學著去處理。這涉及強烈的夢活動。對兒童們而言,有些夢事件比醒時事件還要真實---並非因為兒童不了解經驗的本質,而是因為他與事件背後的感情基礎仍如此接近。我建議的某些練習,將使你接觸到事件形成的方式。

(p301)兒童的遊戲、創造性和夢,全都以最直接的方式把你捲入事件的誕生。當然,你玩的或習慣性的觀察的遊戲,能讓你了解到發生在自己經驗裡的那類組織。全盤而言,你圍繞著某種情緒在來組織事件。這些事件可能是戰鬥性的,在其中,總有好與壞的團隊、解救或毀滅、贏或輸。

       你一生的事件將追隨相似的結構。在受制約訓練之前,兒童的遊戲隨著對表演、對身體或想像力的喜愛,只為表演而表演,那是一種擴展精神或肉體的能力。最令人滿意的事件都會涉及那些特徵。那麼,我將建議的練習是一種「任何人都能玩」的遊戲,讓你練習自然而快活地操縱想像力,那是兒童所擅長的。


(Ⅱ)上課重點:

1.「有求皆苦,無欲則剛」

2.你們會不會「營造」出別人想看的形象?

3.這世界有多少人在「營造形象」呢?

4.人一輩子花了多少時間在「營造自己的形象」呢?

5.是因為,對自己基本價值不夠有信心

6.你營造出多少,你就有多累

7.從小到大都在學習如何營造,你累了嗎?

8.開始去面對自己的內心(面對本來面目),別在營造自己了

9.憂鬱只是失望,癌症是絕望

10.當憂鬱沒有解決就會產生癌症

11.寧願真,不要善;寧願真,不要好;寧願真,不要假

12.愛與創造是等號,愛沒有對象也存在,讓自己心中充滿著愛

13.一切萬有是我們的父母親,那麼所有的山、大海(山河大地)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14.你可以沒有愛人,但你心中要充滿滿滿的愛

15.相信只是善沒有惡,相信所有萬物是有福的,個人與群體可以創造實相

16.你越集中什麼(困難、擔心),就會得到什麼實相

17.把注意力放在實相,不集中注意力在過程中

18.你要克服困難還是放大困難呢?

19.越想營造,越是自己不相信,對自己越沒信心

20.人生最痛苦的事,想要人人稱讚你好

21.山上的小花,不會因你的不喜歡而變成美麗的花,請開始學習如何作自己

22.甲狀腺癌就是想當人人好的人

23.人生是創造性的遊戲

24.作對的決定跟更對的決定

25.「心靈愉快」

26.大腦的功能是創造事件,作夢的功能是創造遊戲創造娛樂,作夢的目的好玩

27.你們多久沒有玩到忘我了呢?玩到忘我的功能是回復健康

28.人都太過嚴肅了

29.想像力就是超能力

30.想像力加自我暗示可改變身體健康

31.缺乏想像力就不快樂了

32.夢的活動較頻繁時間為:兒童、青少年、老年

33.過度保護的背後是沒信心

34.夢是形成事件,而醒時生活是經驗事件

35.心靈會製造事件,醒過來會遭遇事件

36.意念先改變人生方式(先看到人生的希望),命運才更則改變

37.內境先改變,外境就發生

38.情緒與命運有關聯的,好情緒帶來好命運,與「情緒狀態」有關

39.負面情緒越久,會越吸引負面事件

40.我們多麼害怕別人說自己的的壞話,「被迫害妄想」

41.心境對人影響高於外境

42.心理強度

43.人有一切免於恐懼的自由

44.拿回自己的力量,無懼恐懼

45.追求身心靈是無畏懼任何恐懼

46.學會運用想像力,玩一個愉快的遊戲

下次從p305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古証元 的頭像
    古証元

    古証元的部落格

    古証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